“生命禁区”的绿色

记者 袁晓蓓 通讯员 张宸 佟珠2018-09-28来源:中国邮政网

  9月22日4点30分,天还没亮,西藏自治区双湖县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益西卓嘎便离开了宾馆。“为了方便看升旗,我们特意选了一家离天安门广场近的宾馆。”同行的西藏区邮政分公司工会副主席佟珠说。初秋,北京的清晨寒意渐起,佟珠把外套的拉链又往上拽了拽,身边的卓嘎却穿着单薄的纱裙。“在高原待惯了,不冷,这裙子是我这回特意带来的,为了看升旗。”卓嘎笑着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6点02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第一次来到北京的卓嘎终于圆了她想要看升旗仪式的梦。在两天前的全国邮政系统“双先”表彰大会上,卓嘎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和大家分享了她用生命守护邮路、扛起普遍服务大旗的感人故事,收获了热烈掌声。

  闯“极地”,只因那个选择

  卓嘎的爸爸是尼玛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从小,她就看着爸爸帅气地骑着马驰骋在草原上为百姓投递。爸爸在家的时候,卓嘎最爱戴着爸爸的那顶绿色大檐帽“臭美”,那颗绿色小种子就这样种在了她的心里。

  长大后,卓嘎开始帮爸爸一起投递,因为爸爸不识字,卓嘎便帮他翻译,然后按照1镇13乡的行政区划分别标为1~14,那些信件包裹上的名字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2005年,24岁的卓嘎面对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人人都让她去的电信和只有她自己想去的邮政。聆听着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心里想着爸爸的那顶绿色大檐帽,卓嘎选择了去邮政工作。可连她也没想到,自己去的是那么艰苦的双湖县,而且一待就是13年。

  “几乎没有人常年生活在普若岗日冰川,一望无尽的草原上,蓝天格外蓝,白云格外白,风也格外大,多吉次巴骑在摩托车上握紧了把手,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风吹倒,他把自己黝黑的脸庞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因为他太知道被风中夹杂的小石子刮伤的疼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纪录片《极地》讲述的第一个故事的发生地普若岗日冰川就位于双湖县。世界十大“生命禁区”之一,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三分之二在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每年有10个月的漫长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家禽不能活,十里不见树;总面积11.67万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的7倍,人口却只有1.4万,每平方公里不到1.2人;平均寿命只有58岁,当地人都说双湖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

  2005年7月,卓嘎第一次来到双湖,虽然之前已经了解到这里很艰苦,但她还是被眼前的工作环境所震惊——坑洼不平的土路,低矮不整的土房零零散散地坐落在广袤的荒原上,取生活用水要到10公里外。“女儿,我们不在这儿干了。”送卓嘎去双湖的爸爸妈妈看到眼前的场景,一个劲儿地劝她回去,就连身为投递员的爸爸也为女儿心疼不已。“我能行!”卓嘎没有多说,简单的3个字表明了她的态度和决定,不退缩!

  做“全能”,只因那句承诺

  虽然是以营业员的身份来到双湖,但只有3个人的“配备”,且乡邮员不识字,卓嘎一下挑起了重担,成了“全能战士”。她用小时候帮爸爸分拣的方法,一边教乡邮员认字,一边帮他翻译、分拣、做记号。

  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初到双湖也要经历高度缺氧、剧烈头痛、心跳加速等一系列高原反应,卓嘎也不例外。在这里生活,困难已经很大,更为困难的还是工作上时常遇到的恶劣天气,甚至是生命危险。这里气候变化非常频繁,送邮件出发时阳光灿烂,半路上也许就会乌云密布,还经常会遇到泥石流。由于是牧区,牧民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迁徙是常态,因此也没有固定的投递点,为了把邮件投递出去,卓嘎和同事需要花费比平常多两三倍的路程、时间和精力,去找新的放牧点和牧民。

  如果说,气候条件稍好的季节面对的是工作上的困难,到了漫长冬季,接受的就是危及生命的挑战。2010年11月的一天,卓嘎和乡邮员嘎尼玛到北措乡投递邮件时突然下起了暴风雪,大雪很快铺满了眼前的世界,困住了邮车,挡住了视线,手机也没了信号。黑夜很快来临,邮车不能前进,更不能后退,在瑟瑟寒风和漆黑长夜中,卓嘎和嘎尼玛只能等待。求援无望,卓嘎和嘎尼玛又困又冷又饿,但却都不敢打盹,因为在寒冷的野外,一旦睡熟就可能再也醒不过来。手脚都冻僵了,卓嘎和嘎尼玛哆嗦着互相鼓励,一定要撑下去,一定能够撑下去。就这样,熬过了漫漫长夜。天亮后,嘎尼玛徒步20公里,终于打通了救援电话,从险境中生还。自那以后,卓嘎和嘎尼玛的关节和胃都出现了毛病,身上多了几种常备药。

  在双湖工作,危险时刻伴随着卓嘎,但是,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让她永不退缩。遇上了洪水、泥石流和大雪冰雹,为使报纸信件和包裹不被雨水浸湿,她脱掉身上的衣服保护邮件,冒着生命危险蹚过齐腰深的河水,把邮件安全送到牧民手上。十几年送邮路上,这样的事情卓嘎和同事遇到过很多次,每次,他们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首先抢救邮件。因为,“我们把邮件当成是自己的生命,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人在邮件在!我们一定要让艰苦地区的牧民也享受到发达城市一样的邮政服务”。卓嘎的话简单却坚定。

  冒严寒,跨高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卓嘎同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为牧民搭起了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写进了群众的心里。13年,4700多个日夜,行程31.5万公里,走过荒无人烟,尝尽孤独寂寞,但为了这里的群众,为了在“生命禁区”实现“有人就有邮政,有邮政就有党和政府的声音”的承诺,卓嘎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

  守“禁区”,只因那份初心

  2008年7月,卓嘎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心中热血澎湃,让卓嘎此生不忘。

  对卓嘎来说,成为党员就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大了,需要为老百姓想得更多、做得更多。2014年,卓嘎担任双湖县分公司副总经理,新的岗位赋予了她更大的责任,也给了她更大的动力,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双湖这个“生命禁区”。工作中,根据用户的所急所盼,提供周到、热情、满意的服务;下乡时,牧民需要代购的日用品、急用药以及取汇款、缴话费等样样做好……因为卓嘎知道,他们的举手之劳,能给牧民带来希望,带来快乐。

  北措乡二村的次仁卓嘎是卓嘎在投递途中认识的孤寡老人,自打认识以后,只要有空,卓嘎就到老人家中与她拉家常,帮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精心呵护和照顾老人。有一次,双湖县下起了数十年一遇的大雪,当时还在休假中的卓嘎,想到老人不便外出,便不顾外面已经齐膝的大雪,徒步20公里来到老人家里,送去了足够老人吃一周的食物。提起卓嘎,次仁卓嘎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她比我儿女还亲,这是我哪辈子修来的福啊!”老人知道的是卓嘎的陪伴,不知道的是卓嘎为了这份陪伴所付出的辛苦。老人没有手机,因为是牧民,居住地点又时常变换,每次卓嘎去看望老人,总要花上大半天时间,这些,卓嘎从没和老人说过。

  近年来,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卓嘎在为百姓做好普遍服务的同时,也动起了脑筋。她手把手地教牧民使用邮乐购等业务,让牧民成了网店老板,将藏区的农牧产品销往全国,缩短了偏远藏区同繁华都市的距离,让广大牧民在享受到现代邮政方便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活。

  长期工作在高海拔地区和严酷的环境中,卓嘎的身体越来越差。2016年,医生拿着她的体检报告说:“肾炎、胃炎、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这么多病,你才30岁出头,却是50多岁人的身体,再不注意,身体可就真的垮了!”爱人心疼她,劝她辞职到拉萨找份工作,可卓嘎却说:“双湖是我成长的地方,我经历见证了双湖邮政的发展,双湖邮政需要我,双湖需要我,我不能就这样放弃。”

  卓嘎舍不得双湖,舍不得双湖邮政。作为双湖邮政的第一位营业员,她清楚地记得,刚到这里时,那两排租用的低矮土房不仅简陋还经常漏雨,如今,宽敞明亮的两层办公楼是镇上最打眼的标志性建筑,累了还能在“职工小家”歇歇脚;人员由最初的3人“低配”变成了18个人的“豪华配备”;2005年实施“乡乡通邮”工程,2014年实施“补白”工程,现在又进行“村村通邮”工程和村邮站建设,邮政服务实现了全覆盖,牧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邮政购买全国各地的商品……

  在“生命禁区”的双湖,很少见到树木和绿色,但卓嘎和她的同事为这片荒凉的地区带来了宝贵的绿色;在人烟稀少的双湖,很少见到人群拥挤、热闹非凡的场面,“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使命,让卓嘎和她的同事心里始终有火一样的热情和希望。卓嘎和她的同事扎根在这里,在生命的战场里,没有退缩、没有躲藏。岁月在卓嘎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她笑着说自己黑了也胖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痕迹是美丽的,因为她那份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从没有变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