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在“旺”季

——南京中心局奋战“双11”见闻
徐行2019-12-06来源:中国邮政网

  今年南京邮区中心局的“双11”和往年有些不一样。这是邮速深入融合、工艺流程新改造后,中心局面临的全新大考。在中心局院内,1号楼内双层包裹分拣机在不停地运转,2号楼“矩阵+小件分拣”流水线上的邮件在皮带传输线上传输,OBR识别器在不停闪烁,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从9月开始,南京中心局的处理量就已经达到去年11月高量期的生产水平。”该局指挥调度中心经理陶杰说。面对可以预见的“双11”新高量生产,南京中心局提前布局规划,多措并举迎接挑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科技赋能

  “三位一体”强力支撑

  邮件进得来,更要出得去。在南京中心局工艺改造项目组负责人林珺看来,能力储备与业务增速不匹配是制约发展的“痛点”,尤其是临近高量生产期,这一矛盾越发凸显。随着集团公司于7月8日启动的南京邮件处理中心工艺设备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全部改造项目在“双11”前落地投产。为解决2号速递楼场地面积小、装车垛口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们采用“连廊模式”综合利用1号、2号楼的资源,延伸出了14个干线装车垛口。”

  南京中心局通过高压杆线下地、坡道切除、围墙外扩、地坪改造等工作,将2号楼由2边开垛口改成4边开垛口,新增9个干线装车垛口和10个市趟卸车垛口。同时按照作业模式、处理量、具体邮件属性从大到小组织起“先大后小”工作法,理顺了处理环节。南京市寄递事业部同期在中心局1号楼负一层安装收寄一体机和“小黄人”分拣平台。至此,南京中心局院内处理的隔离被打破,工程改造实现了内部处理大融合,邮政、速递和前端处理“三位一体”,邮政速递邮件以快带慢融合处理,贯通前端收寄和后端处理,多维度提升了作业场地和整个场院的综合利用率。若以散件承载能力而论,新建成场地等同于再造了一个中心局。

  八大整合

  资源合并彰显成效

  南京中心局副总经理吴海栋说:“邮速资源整合不仅仅是人员、车辆、场地等资源的简单综合利用,更是人力资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高度整合。”由此,该中心局以“八大整合”为目标,推进邮速融合工作,挖掘合并效能,力求时限、成本、服务结合度达到最佳,助力“双11”生产。

  “中心局将邮政邮路和速递邮路全面归并,对照新运营标准的要求,重新制定所有邮路的运行计划,实现邮路组织、运输频次的全面融合。”指挥调度中心赵欣说。根据“八大整合”中运输环节整合的要求,一方面以快带慢,缓解快递包裹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将员工每日班次的时间有效连接,提升有效工时,通过对运行路线、时间、带运内容、运行站序合理搭配,大力推动了干线、市趟、县乡多类型邮路资源的整合,实现运行时间、运行线路距离、车辆满载率的最优化。“邮速合并后,运输环节的车辆轮换利用率更高,确保有充分的运能载运邮件。”邮件运输中心副经理黄卫对此深有体会。

  根据“八大整合”对分拣环节的要求,为综合利用中心局生产作业场地,他们全面调整内部处理模式和作业流程,各类邮件按进出口属性实现了同址、同场地作业。一是实行进、出分开作业,增强中心局整体处理能力。二是标快邮件和快递包裹同机作业,提高标快作业效率,增强标快处理能力。三是在质量管控上实现“以高带低”,确保生产质量和时限管控水平。作业流程贯通后,该中心局原工艺流程的常态化处理能力从75万件增长到85万件以上。

  全力支撑

  驰援助力高量生产

  今年“双11”南京中心局的邮件处理量创历史新高,牵动了省、市邮政分公司各级领导的心,省、市分公司主要领导多次来到一线,指导中心局理顺整个“双11”战役的思路和关键节点。当听闻中心局面临外包用工困难时,省分公司主要领导及时组织 “党员突击队”驰援助战。

  省分公司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领导每日来到现场,指导解决新工艺流程下作业组织存在的界面不清、效率不高、衔接不紧密等关键性问题,并创造性提出用新工艺在白班接卸进口车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至11月19日,矩阵分拣系统平均效率从5000件/小时提升至6600件/小时,峰值效率超过14000件/小时;简易分拣机平均效率从6000件/小时提升至8000件/小时,峰值效率甚至接近15000件/小时,超过设计能力。

  南京市邮政分公司认真践行集团公司“收不限量、错峰入网”的要求,通过实施大路向直发、智能分拣前端集包等强有力的举措帮助南京中心局化解出口压力。当中心局遇到进口邮件量居高不下时,就进一步加大收寄端的集包力度,对出口邮件实行暂存缓发、网业联动,为中心局消化干线进口压力腾出了空间。

  南京中心局“双11”首战告捷,而新一轮的业务高峰——“双12”即将拉开帷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