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发家致富,用绿色点亮乡村——厦门两个高山村的蹲点观察
作者: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20-07-10

  1980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正式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速期。然而,就在这样的经济特区,有两个高山村却因贫困,村民们不得不外出谋生。

  近年来,在厦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两个高山村兴产业、复生态、强乡风,走上了摆脱贫困、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海拔900多米的军营村和与之毗邻的白交祠村地处厦门、泉州、漳州三市交界处的高山上,是厦门市海拔最高、最为偏远的建制村。

  经过不懈努力,两个高山村的茶产业发展起来了,给村民带来大笔收入。

  “我们现在一年的交易额可以做到5800万元。”高山上的恒利茶厂负责人高树足告诉记者,恒利茶厂出产的铁观音,超过七成销往日本等海外国家。

  白交祠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财穆说,2012年,村民杨泽青等3人和来自安溪县的茶商一起成立了瑞壶祥茶叶合作社,通过收购茶青、加工包装,不仅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还盘活了村里的茶青市场。

  除种植观音茶带来收益外,清凉民宿也成为高山村产业兴旺的另一张金字招牌。每年七八月份酷暑时节,得益于高海拔优势,高山村的气温比山下低6℃左右。

  军营村一家民宿的主人高水银告诉记者:“夏天我3天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他经营的特色民宿有20间客房和一家农家乐餐厅,旺季时供不应求,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回到村里,帮助打理生意。

  据统计,近四年来,有约50万人次来高山村避暑品茶。

  站在白交祠村村口望去,村主干道两侧三层、四层的小楼林立,淡黄色的外墙整齐美观。

  “以前这里的山上田地荒芜,杂草丛生,从这里看去非常扎眼。”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头说,昔日“荒山”已发展成“光明顶”新景点,向山上走去,沿途草木郁郁葱葱,路边的两排樱花树苍翠欲滴。

  “樱花树是去年种下的,如今不仅是山头绿化的一部分,开花时节更成为山上一景。”杨明福说,近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植树造林,茶园内套种各类果树,对裸露山体进行综合治理,昔日荒山旧貌换新颜。

  一条小溪穿军营村而过,房舍、广场、田园分布两侧,美不胜收。这就是军营村的母亲河九龙溪,如今徜徉溪边,听潺潺流水,观秀美田园,已经成为村民游客的享受。很难想象,过去由于生猪圈养和生活污水排放,九龙溪水体常年发黑发臭,“垃圾遍地扔,处理靠水冲”。

  “从2008年开始,村里先后三次对九龙溪进行整治改造。”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说,原来一两尺宽的沟渠拓宽了,沿溪流铺设了平整的鹅卵石步道,溪边一米多高的石砌护堤确保洪水不再冲上岸来,下方的污水管道彻底将生活污水与溪水分隔开。

  “过去村子里的大喇叭只要一响,村民们就知道‘高书记要训人了’。”厦门市同安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叶文彬指着村里的大喇叭讲起了“乡风文明”的小故事,而他口中的“高书记”,就是曾担任军营村28年党支部书记的高求来。

  “今天这70元钱你必须赔给我!不然你别想离开我们这个村子!”一名村妇坐在军营村村内小道上的公交车前,身边还有一只刚死去不久的鸭子。原来,就在这辆从山下来的公交车经过此处时,这名村妇家养的鸭子突然横穿道路,而后被车轮碾压。随后,司机不得不掏出70元钱,赔偿了事。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老书记自然也有老书记的办法。“×××,你家的鸭子为什么会被车轧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吗?”军营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全村1000多人全都知道了这件糗事。

  后来,这户人家悄悄找到了公交车司机,退回了“赔款”,还按照村规民约的有关规定,给村里缴纳了“罚款”。

  近年来,高书记的大喇叭响的次数越来越少。“别让高书记的大喇叭再响起来啦”成为村民间化解纠纷、劝阻不文明行为的口头禅,也正是在这种乡风教化下,军营村村民的境界与修养也赶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