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 务必把握好"三个关系"
作者:来源:人民网发布时间:2020-07-29

  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提出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即“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

  “这三个关系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关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中必须认识清楚的三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王向明在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章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把握全局的战略思考,对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存在的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们攻坚克难夺取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前提

  王向明表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和个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整体通过个体而体现,个体又寓于整体之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整体目标,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又是我国当前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必然存在着个体目标上的差异。因而全面小康又“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王向明告诉记者,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整体上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不因某些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差距而失去信心甚至否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同时又要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个体发展水平,特别是提高相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发展水平。

  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王向明认为,所谓绝对标准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必须达到的绝对指标,比如“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所谓相对标准则是指“将来还要持续改善”、比如环境改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指标。

  王向明解释说,绝对指标是核心指标,是不容许有任何折扣、任何例外的。只有牢牢把握绝对标准,我们才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决心,坚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而也只有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相对标准,我们才能更深刻更清醒地认识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认识到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看作是一个即将达成的阶段性历史目标,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均衡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

  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依据

  王向明告诉记者,所谓定量分析是指用可以检测、统计的各项数据来评价、考证某一事物发展的水平和现状的方法。所谓定性判断则是指着重从质的方面分析和研究某一事物的属性,从而对某一事物进行本质上的界定。

  “定量分析为定性判断提供基本依据,定性判断则反映定量分析的本质属性。”王向明表示,2016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地规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可以查验的数量指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也就是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规定的数量指标,更要看在完成基础上人民群众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是真正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一座伟大丰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代体现,它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只有深刻把握和处理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中的三个重大关系,我们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好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种种难题,科学地应对好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挑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王向明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