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 在这里寻找新中国邮政的前身

作者:周唯 张守彬来源:中国邮政报发布时间:2021-05-25

  回顾在江西的采访,我们追忆的是一段红色的历史,感受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

  从吉安福田镇的赣西南邮政总局旧址到瑞金市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旧址,我们沿着红色邮政人的足迹,寻找新中国邮政的源头和前身;在历史的印记中,重温光辉的党史时刻。

  从廖奶奶的咸鸭蛋合作社到华水林的果蔬进城项目,我们亲身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革命老区人民越过越好的日子和邮政事业蒸蒸日上的样子。

  当中国邮政正以越来越强大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新时代中国邮政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因何而来,将走向何处。

江西省赤色邮局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递员使用的臂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邮递员使用的证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局旧址。

位于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内的邮乐购站点。

  江西省吉安市的富田镇匡家古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明清古街。5月18日,迎着斜风细雨,“寻迹红色邮政传承红色基因”江西采访组走进这条古街,沿着鹅卵石和青石铺就的小路,穿行在古老的街巷,感受这静怡乡村今日的悠然和美好。而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却是风起云涌之地、革命斗争要地。古街迄今为止仍保留了众多革命旧居、旧址和墙上上千条清晰可辨的标语。也是在这里,中国邮政历史上拥有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一段不可忘却的记忆。

  “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沿着匡家古街前行不过30米,左手边的一幢青砖建筑上,依稀可见“保护邮局”四个白色大字,这里正是江西省赤色邮局旧址。此处旧址如今已是民居,屋内空无一物。经过仔细查找,我们在木隔板上找到了一行毛笔行楷——“欢迎白军士兵下级官长来当红军”。当年的红色邮递员既是党的交通员又是党的宣传员,不仅投递邮件,同时承担张贴海报、散发传单以及书写标语、宣讲革命等任务。这行行楷,或许就是某位红色邮递员的练笔之作。一笔一划,认真严谨,为的是有一天让它放大到某面墙壁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历史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得益于“保护邮局照常传递”政策贯彻始终,1935年9月,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在被保护完好的陇南哈达铺邮政代办所找到了那张改变长征进程乃至中国革命命运的《大公报》。 

  沿着匡家古街继续前行约500米,在富田街犁头咀处,还有另一处红色邮政旧址——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1930年3月,赣西南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同月赣西南特委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时决定,加强交通通信工作,开办赤色邮局。1930年6月2日,赣西南特委专门发出《重视交通工作,建立赤色邮政》的通告,附言“检查信件及各站负责人必须要派可靠同志担任,其余工作人员和邮差要特别挑选,并须注意担保”。到10月中旬,赤色邮政遍及全苏区。同年10月13日《赣西南会议记录——关于组织问题》中就提到:凡是“有党的地方,可通赤色邮政”。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的成立,标志着赤色邮政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建立了从上到下比较完善的邮政通信体系,进入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的新时期。 

  在民间收藏家手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一张通行证,上面写有“兹有邮局朱正泰同志前往东固区一带速交邮件一份,望沿途步哨和革命机关查验并放行,为要。赤礼。公历一九三零年三月一日给”,并加盖“公略县东固区哨查检查验”菱形公章、“赣西南赤色邮局”条章及“钟名东”私章。 

  东固,正是我们的下一站。从匡家古街前往东固平信邮局,距离30公里,车程仅33分钟。这在当时正是一个邮递员一天的最远里程。东固平信邮局原址已毁于2008年的一场洪水,我们只能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通过图片追忆它昔日的繁忙。但这毫不影响它的历史地位:东固平信邮局是根据地创办最早的邮政组织之一,是红色邮政的先声…… 

  “它表面上是一家小小的民信局,实际上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秘密割据’政权的交通邮政机构。比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早1年10个月。”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丁仁祥用“白皮红心”形容成立于1928年5月的东固平信邮局。 

  东固会师后,东固党组织汲取了朱毛红军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赤色邮局”的经验,在1929年3月组建了东固赤色邮政分局,钟声佾任局长。革命根据地内公开的红色邮局出现了。 

  在与富田镇为邻的新圩镇上,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的投递员钟积立婉拒了一位客户赠送的四季豆,骑着三轮车继续前进。现在家书已经很少,但日用品、食品包裹越来越多。所里只有他一名投递员,要承担1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近2万名居民的服务工作。科学种植的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喜欢在网上购买瓜果蔬菜类种子。进邮政前,钟积立务过农、当过村干部,知道“农时不等人”,看到此类包裹总是第一时间送到,为此经常会“牺牲”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投递员,他觉得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红色邮递员战斗过的地方,吉州区邮政分公司总经理余华和他的同事们正开展党建进红色教育基地、进惠农基地的活动,重温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而结合青原区内红色资源打造的红色旅游产品——专题邮册也已经完成项目申报和设计。

  “人间变了 似天渊翻覆”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汽车驶入井冈山境内,当一丛丛翠竹跃入眼帘,这句话就从采访组成员口中脱口而出。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品中,有一个用毛笔写着“宁冈县邮局”的白色邮包,展品说明为“红军传令兵吴朝先用过的邮包”。遗憾的是,我们没能找到吴朝先的相关资料。但我们不难想象,当年吴朝先和同事们就是用毛竹扁担挑着沉沉的邮包,担着重重的责任,穿行在茂密山林里,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 

  与这个邮包在同一展柜展出的,还有一个红色绸布的通行证。这个通行证的主人叫欧阳倬。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将秋收起义部队带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切断了井冈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欧阳倬承担的就是文件、情报的传递工作。他总是半夜出发,举着火把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的羊肠小道,随时都有意外发生。 

  为了防止身份暴露连累家人,欧阳倬将亲生儿子送给了好友抚养。因为责任重大,家人也不知道他是一名交通员。后因执行任务时身负重伤在家疗养,他才把情况告诉了母亲,并把交通证交母亲保管。 

  后来,敌人得知了欧阳倬的身份,进行搜捕。他转移到了峡江县,藏身于深山老林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才回到家乡。他从来不和别人谈及自己的经历,也没人知道他曾是一名红色交通员,直至1978年离开人世。后来他的亲戚在打扫房子时,在墙洞里发现了这个红色交通证。 

  在残酷的战争中,红色邮递员为完成任务需要穿过枪林弹雨,甚至付出宝贵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仅江西一省牺牲的交通邮电烈士就有1780多人,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苏区邮政人员艰苦创业,担负着机要交通和邮件传递的双重任务,为苏区开辟了一条条畅通无阻的红色邮路。他们,是如此的隐秘而伟大。

  如今,投递员的工作环境早没有了当年的危险,但他们帮助农民战胜了另一个强大的对手——贫困。5月19日一大早,井冈山市邮政分公司茨坪支局投递员李世发就开车来到位于天街的“邮乐购井冈山特产网购体验馆”揽收包裹。店主李俊清销售的农产品满100元包邮,全部走邮政包裹,他每天要及时把包裹发运出去。 

  2015年从中央警卫团退伍回到井冈山后,李俊清开始从事农产品交易,但受销售渠道限制利润非常低。2016年4月,江西邮政与政府合作开展的井冈山电商助农创业培训让李俊清有机会破解难题。选择邮政,李俊清可不是“病急乱投医”,在前期学习了300本关于电商的书后,他认为邮政这一模式可行。 

  像当年的红军一样,李俊清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这位烈士后代创业的第一站是井冈山市最偏僻的黄坳乡洪石村邮乐购站点。成为站主仅仅两年的时间,李俊清就注册“老俵土货”商标,成立了合作社,对接20多户当地老俵,上线销售了60多种农产品。 

  随后,李俊清又在市区开了这家以线下实体店为基础、线上电商平台为支撑,线上线下互通的O2O体验店。当年销售额就突破300万元,带动了23户农户增收。2019年,他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万元,其中线上销量占比超过一半。 

  通过邮储银行的贷款和邮政的持续扶持,他的事业再上新台阶,建厂房,购设备,建冷库,又注册“一山六镇十二乡”品牌。要以“农旅结合、以销定产”实施订单农业,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助农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融入了齿孔、中英铭文、志号等元素的商标,活脱脱像一枚小邮票,足见他对邮政的热爱。 

  井冈山市邮政分公司积极发挥邮政资源优势,推进惠农合作,以“一茶四果”主导产业为培育方向,着重解决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大痛点,助力乡村振兴。因此而获益的,还有无数个“李俊清”。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井冈山到瑞金的泉南高速公路上,一路风雨,突见一辆绿色邮政车“劈波斩浪”前行,让采访组成员一时精神大振:瑞金,我们来了! 

  “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局旧址,值得一提的是,它仍然是一个在正常运营的邮局……”一位导游带着来自北京的游客进入邮局。“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成立,统一发行苏维埃邮票,这就是当年发行的邮票图案……”中华苏维埃主题邮局工作人员许丽仙与导游完成无缝对接,开始向游客介绍红色邮政的历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成立的同日,中央内务部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共17章79条,对邮政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各类邮政业务、红军信柜、责任赔偿、与中华邮政局的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如今在中央出版社旧址保存的一份《中央出版社新书价目》上,这本售价五分的《邮政章程》赫然在目。 

  主题邮局内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红井”“红军烈士纪念塔”等7枚纪念戳和“中华苏维埃邮局(叶坪)”日戳特别受欢迎。游客都喜欢在这里挑选自己喜欢的邮品、购买明信片,有选择带走的,也有选择实寄的,但一定不会忘记盖上纪念戳和日戳。许丽仙告诉我们,今年红色旅游大热,加上单位培训、学校研学等活动增多,她每天接待的游客在500人以上。但她累并快乐着,因为作为烈士后代,作为主题邮局的工作人员,她很乐意通过这个平台向大家传播瑞金历史、苏区精神、长征精神。 

  打开独具特色的红五星信箱,我们看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前进”“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一句句心声、一句句誓言写在一枚枚明信片和邮资封上,寄往全国各地,赓续红色基因,汇聚奋进力量。 

  出了瑞金城一路向东,有一座古朴的乡村。那就是著名的红军村——华屋村。 

  夏日的华屋山满目葱笼,生机勃勃。80多年前,叶坪乡华屋村17名青年先后参加了红军,临走前他们每人在后山种了一棵松树,告诉后人华屋曾经有17名青年去当红军了。青松常在,革命必胜!革命胜利了,17名青年却没有一个回来。如今,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见证着这片土地摆脱贫困、浴火重生。 

  其中一名烈士华钦材的孙子华水林,在瑞金市邮政分公司的支持下回乡种植蔬菜,并通过“红邮惠”平台销售和同城配送。华水林种植的蔬菜实现了订单销售:“每天有多少订单,我们就摘多少菜,避免了浪费。”而在过去,他要凌晨骑摩托车将蔬菜送到城里;如今,邮政车辆上门收寄,将蔬菜按址运送到客户家门前,而且价格稳定,甚至能高出一些。2020年,华水林的收入突破了6万元。 

  2019年2月,华水林在接受《农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是邮政电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希望邮政电商帮我们卖更多的蔬菜。”如今,邮政电商没有辜负他的期待,除了同城配送持续扩大销量,他和村民们种植的百香果、乳黄瓜等产品还供应给“华嬷嬷”。“华嬷嬷”创始人华小英本在村里开“农家乐”,因泡菜做得好,在瑞金市分公司的扶持下,开始加工销售“华嬷嬷”泡菜。现在“华嬷嬷”进入了瑞金市旅游接待定点餐饮店,还通过邮乐网销售到全国各地。邮政电商帮华屋村的农产品卖得更多,走得更远。 

  和华水林参与的果蔬进城项目一样,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同样是新时代江西邮政助农惠农一张夺目的名片。 

  走进壬田镇凤岗村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采访组与央视欧拉中心俄语部的摄制组不期而遇,瑞金市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廖奶奶咸鸭蛋项目组组长谢辉正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这个为全球减贫提供最佳案例的项目。90岁的廖奶奶更是没想到,全国人民现在都可以品尝到她腌制的咸鸭蛋,这个项目还为自己带来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2015年12月,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放贷30万元,帮助廖奶奶成立合作社,江西邮政采取“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通过向合作社出售鲜蛋、到合作社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增收脱贫。廖奶奶和江西邮政分工明确:廖奶奶带着贫困户在凤岗村腌制咸鸭蛋;江西邮政打造“廖奶奶咸鸭蛋”品牌,利用自有渠道平台优势在全国各地不断拓展市场。到2020年,合作社已发展贫困户社员31户、157人,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实现全部脱贫。如今,廖奶奶的孙子张扬接棒合作社经营管理,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加速前进。 

  截至4月底,江西邮政累计建成电商扶贫站点657个,对接产业合作社573个,对接培育农产品产业基地114个,累计上线农产品3800余款,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5.44亿元。 

  从东固到瑞金,沿着中国革命胜利的方向前进,沿着红色邮政人的足迹前进。红土地上的一处处邮政局所、一个个农村电商站点、一名名邮政员工,就是一面面飘扬的红旗,承载着乡亲们致富的希望,宣告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