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那抹邮政绿

中国邮政报记者 纪海霞 通讯员 杨曼漪 杨芹2021-06-23来源:中国邮政报

  巍巍昆仑,莽莽群山。6月的喀喇昆仑高原,依然寒意袭人。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县城到赛图拉镇434公里的路程,海拔从不足1000米攀升至5000多米,记者随邮车越天路、翻达坂,整整行驶了12个小时。 

  赛图拉镇结束“不通邮”历史 

  赛图拉镇海拔3700米,边境线长28公里,是新疆通往西藏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通往边界线的重要咽喉,被称为“喀喇昆仑第一镇”。由于环境险恶、山高路险,这里与外界联络不畅,与繁华相隔、与寂寞为伴。 

  赛图拉镇上的三十里营房是众多边关哨卡及高原驻军部队官兵上下高原的重要休息点、物资补给必经之地。去年6月,在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开通三十里营房直达邮路的任务后,新疆区邮政分公司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在一周之内完成了实地勘测、邮路组织、人车调配、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成功开通了这条邮路,结束了赛图拉镇“不通邮”的历史。 

  “自从邮路通了,我们就盼着邮车来,盼着身着绿色工作服的投递员来。”某部战士李伟说,“每次收到家乡寄来的包裹心里总是暖暖的,训练时也就充满干劲。” 

  邮路通了,边防官兵们和家人的互动多了,收到家乡寄来的保暖衣物、往家乡寄回新疆的土特产都是支撑他们安心戍边的最暖心力量,他们扎根边防、建功边防、奉献边防的激情更加高昂,戍边卫国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也愈加强烈。 

  某部战士王鑫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来赛图拉镇邮政所看看有没有战友的包裹。他说:“以前购买生活用品,只能等上下山的顺风车捎带,运气好半个月能到,运气差点儿要等上一两个月。现在好了,邮件可以直接寄到山上了,邮车一周上来两次,真是太方便了。” 

  “高原邮差”最懂邮路的艰辛 

  6月1日7点,皮山县还沉寂在一片静谧之中。邮车驾驶员伊力哈木江·吾买尔和押运员阿卜力米提·阿卜杜热伊木已经到了单位,装好邮件,检查完邮车就准备起程了。 

  40岁的伊力哈木江是皮山县分公司一名邮运驾驶员,也是一名部队复员军人,政治素质过硬。当接到跑高原邮路这项任务时,伊力哈木江表示:“这是政治任务,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对军人有特殊的亲切感,能为战士们送邮件,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皮山县到赛图拉镇434公里的路程,有300多公里都是山路,山高坡陡、路窄弯急、气候多变,还要翻越三个达坂,即使没有道路施工和抢险,至少也要开车8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当地人的顺口溜说:“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悬,九十九道弯。” 

  当邮车行至喀什地区叶城县路段时,突然刮起了五级西南风,伴随着扬沙,邮车行驶在能见度只有100米的沙尘中。伊力哈木江将车速降到了30迈,打开了车灯,与前车保持着安全车距。邮车行驶到山区后,气温逐渐从城区的30℃下降至18℃。邮车行驶到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库地达坂),遇到了塌方路段,前方正在施工,仅允许单车道交替通行,伊力哈木江舒了口气说:“还好没有封路,有时候遇到封路,就要等好几个小时。” 

  中午时分,在一个较为宽阔平坦的路边,伊力哈木江将邮车停在安全的地方,他和阿卜力米提带了干馕和咸菜作为午饭。伊力哈木江说:“这一路上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馕没有水分,不容易坏。” 

  吃完简单的午饭,伊力哈木江开着邮车继续前行,一路下山又盘山而行。在海拔4969米的塞力亚克达坂(麻扎达坂),下起了雪,气温骤降至-3℃,从夏天到冬天只隔着一座山。这时,伊力哈木江拿出便携式氧气罐吸了两口氧气。他说:“虽然我们的身体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原,但是这个高度最好还是吸点儿氧气,以防万一,这一车的邮件不能有任何闪失。” 

  从雪山下来,伊力哈木江将车停到路边,到河边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水,洗了一把脸,这是他在行车途中经常用于缓解高度紧张和疲劳的方法。短暂休息后,邮车将要翻越最后一个达坂——海拔4909米的柯克阿特达坂(黑卡达坂)。道路依旧陡峭狭窄,伊力哈木江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路,即便这条路他已经走了近百次,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说:“每一段路程,都要当作是第一次走,不能掉以轻心。” 

  终于,从白天走到黑夜,穿过沙尘、沿着天路,邮车到达了赛图拉镇。 

  两名邮政“95后”扛起责任 

  6月2日9点多,身穿羽绒服的果海尔妮萨·伊比来到赛图拉镇邮政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整理着装,打扫局所,将邮件码放整齐,开启终端、安检机等设备,她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开门营业前的准备工作。

  不到10点,就陆续有取件、寄件的官兵、警察、居民来了,果海尔妮萨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有说有笑地就把业务办好了。 

  在没有用户办业务的空隙,果海尔妮萨会手把手地教刚来邮政所不久的投递员阿卜力米提·珀拉提分拣邮件、封发报刊等业务技能。他们一边逐件扫描邮件,一边小声念出收件人名字再次复核,按照系统生成的序号一一码放邮件。邮件码放完毕后,用户来即使不报邮件序号只报姓名,她也能立刻找到邮件的位置。在整理邮件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还有许多邮件收件人的电话留的是果海尔妮萨的手机号。果海尔妮萨笑着说:“山上信号不好,有些边防官兵害怕不能及时收到邮件信息,索性就直接写了我的手机号码,每周固定来取一次。” 

  这位24岁的柯尔克孜族姑娘是赛图拉镇邮政所的“全能员工”,热情而有耐心,一张娃娃脸始终带着微笑,来办业务的人都夸她服务态度好。有的官兵来寄包裹时,总想着给她带些饮料、零食表示感谢,有的官兵在收到家乡寄来的特产时,会迫不及待地当场拆开与她一同分享家乡特产。 

  下午一上班,投递员阿卜力米提就骑上电动三轮车去给镇上用户送邮件了。 

  “老婆,你寄的特产我已经收到了。”赛图拉镇中石化加油站员工吕春生收到邮件后高兴地给妻子打去电话。他说:“赛图拉镇邮政所成立后,我们寄取快递便利了很多,2月份,河南老家的妻子给我寄了一些御寒保暖衣物,5天就收到了。真要感谢中国邮政!” 

  过了加油站,阿卜力米提又来到警务站。参加援疆实践锻炼、来自海南海口的民警崔亮一路小跑来到门卫处签收邮件。他说:“初来赛图拉时,家人为了给我寄些保暖物品,找遍了各家快递,才发现只有邮政能送到。中国邮政真是无处不在,了不起!” 

  果海尔妮萨和阿卜力米提都是“95后”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邮政人的责任和使命,为这个高原小镇带来充满生机的绿色。 

  将党的声音更快传递 

  6月2日下午,赛图拉镇中石化加油站站长杨秀勤拿着投递员送来的《人民日报》和《意林》杂志,高兴地对同事们说:“我们的精神食粮来了!” 

  赛图拉镇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赛图拉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刘翔对此深有感触地说:“邮路开通后,党报党刊的时效大幅提升,促进了镇政府及时向基层干部、护边员以及广大群众宣贯党的方针政策,也有助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阅读党报党刊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党报党刊送到三十里营房各戍边部队都已经过了好多天了,新闻也都成了“旧闻”。邮路开通以后,党报党刊的投递频次越来越勤了,有的部队甚至能读到当天的报纸了。某部队政委非常感谢邮政为此付出的努力,感谢邮政为部队开展政治学习提供了更生动的教材。 

  为保障党报党刊的投递质量,和田地区邮政分公司始终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以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不计成本做好党报党刊的投递工作。去年6月通邮至今,赛图拉镇党报党刊投递量达49万份,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高原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讲政治、顾大局,不言困难、不谈条件,上下齐心、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和田地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小猛表示。 

  在这条高原邮路上,新疆邮政忠诚履行着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使命,也让当地政府、边防官兵和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新疆邮政的责任担当,感受到了高原邮政人一心为民的服务情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