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高原“造包”忙

——甘肃镇原县分公司农村寄递业务发展侧记
中国邮政报甘肃记者 马智勇2021-08-24来源:中国邮政报

  甘肃镇原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条件差,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直到2020年11月,镇原县才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由于当地无特色经济产业,更无成规模的特色农产品,邮政传统的“等客上门”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寄递业务发展。穷则思变,变则通达。一场“自主造包”的经营探索开启了镇原邮政寄递业务发展的新篇章。 

  先行示范开路 

  2018年,镇原县分公司方山乡邮政所投递员赵清龙发现,在传统的农产品收购模式下,由于信息闭塞、收购频次低,很多优质的农产品销路不畅,更难卖出好价钱。一次在投递过程中,赵清龙随手拍摄了一段土鸡在院子里啄食的视频,并发到朋友圈,做起了广告:“等价收购土鸡蛋、黄花菜等农产品,邮政免费提供包装、寻求销路。”很快,订单纷至沓来,让村里的土鸡蛋供不应求,发出的快包更是平日里的好几倍。赵清龙的这一举措,开了镇原邮政寄递业务“自主造包”的先河。 

  随着推广手段的日趋丰富和销售经验的不断积累,赵清龙学会利用微信、“邮乐小店”和快手等多种自媒体平台进行农产品推介,由最初单一的土鸡蛋逐渐增加到小米、土蜂蜜、核桃、刺绣等多种农家特产,客户也从周边地区扩展至全省乃至全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生活方式极大保障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生活需求,也激发了线下寄递市场的巨大潜力。镇原县分公司以邮政助力“农产品进城”工程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全县26个网点大力推广“赵清龙模式”,号召邮政员工深入走访,收集农产品信息,积极开展“自主造包”,让镇原本土优质农产品走出山沟、走进城市,为农民致富提供最快捷、最贴心、最真诚的服务支撑。 

  线上线下给力 

  为了进一步将“自主造包”模式在全县网点进行推广复制,镇原县分公司召开寄递业务推进会、重点工作安排会等进行部署和动员,并组织了寄递业务发展竞赛,统一制定了业务宣传文案、农产品筛选标准和业务发展激励措施。县分公司领导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逐一对重点网点进行工作督导。经过筛选出的优质农产品被摆放在支局营业厅的显要位置,由营业员向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宣传推介,引导客户给异地的亲朋好友邮寄品尝。同时,县分公司明确,所有农产品都以收购价销售,确保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为寄递业务拓市增量创造条件。 

  在竞赛活动期间,镇原县分公司向所有网点投放“宣传音频+宣传彩页”,为投递车辆配备扩音喇叭进行流动宣传;为网点配备宣传专用手机,开启在线直播,面向网点客群定期进行直播带货;发动员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工具扩大宣传范围和受众,吸引更多客户订购、邮寄农产品。 

  镇原县分公司还策划推出了“把家乡的美味寄出去”“最美家乡味”等专项营销活动,发布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化宣传视频,开展“转发有礼”“集赞送礼”等网上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吸引流量、增加销量。2020年,镇原邮政通过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为农产品引流“造包”12.6万件,实现收入212万元。 

  创新探索有劲 

  镇原县分公司在大力发展“员工自主造包+助力农户自销”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介入合作社的销售、流通等环节。黄土情小杂粮合作社便是镇原邮政通过走访成功签约的一位大客户。 

  黄土情小杂粮合作社生产的荞麦、燕麦、大麦、糜子、绿豆等杂粮营养价值高,但受制于销售渠道不畅,好产品始终卖不出好价钱。镇原邮政签约该合作社后,在全县26个营业网点展销他们的杂粮样品,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向近20万人的邮政私域受众推送信息,线上线下合力帮助合作社进行产品宣传。该合作社负责人白生银高兴地说:“邮政给我们农产品搭建了便捷通道,让我们的杂粮走出山沟沟,销往全国各地。去年,邮政帮我们销售了10多吨杂粮,收入达到12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镇原邮政已为该合作社邮寄1200多件杂粮包裹。 

  “线上+线下”模式有效开拓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形成了“你生产、我收购;你销售、我寄递;你赢利、我增收”的抱团共赢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民受益、员工增收、企业增效的三方共赢。 

  如今,农户们也开始学习开网店、搞直播,通过网络销售自家农产品。他们希望借助邮政强大的寄递网络,能够把农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多。镇原县分公司全员打造“线上+线下”助销模式,多渠道开展“自主造包”,农产品的销路不愁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而邮政寄递业务也实现了增收增效的良性发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