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刘公岛

崔鹏森2023-11-03来源:中国邮政报

刘建强、于兰夫妻在搬运邮件。

刘建强为部队官兵服务。

  每天一早,进出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的码头上总能见到一对夫妻。他们将邮件装船,到达刘公岛码头再卸船,然后运到刘公岛邮电所,再一一归类、分拣、登记、投递。到了傍晚,在最后一班船要驶离刘公岛的时候,他们又将当天揽收的邮件搬运到船上,运至威海市里。这就是刘公岛邮电所一对夫妻的日常工作。 

  刘公岛位于山东威海湾湾口,距市区旅游码头2.1海里,乘船20分钟可到达。它面临黄海,背接威海湾,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岛上除了甲午战争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一座具有古典气质的小楼——刘公岛邮电所自20世纪末就一直矗立在这里。小楼偏居一隅,并不显眼,但岛上的居民、游客、部队官兵却都对它有一种真挚的感情。这座小楼风雨数十年,其“主人”提供的通信服务从未间断——一对可爱的夫妻,在这里用双手编织着与外界连接的纽带。刘建强、于兰夫妻俩在这里驻守了26年,把爱岗敬业当作一种习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1995年,刘建强参加工作,当了一名投递员。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学习各种业务。工作不到三年,原来驻守在刘公岛的工作人员退休。当时的局领导看到刘建强工作能力突出,就安排他和妻子一起进驻岛内。刘公岛虽然风景秀丽,但这里的生活条件却非常艰苦。刘建强没有犹豫,和妻子一起来到岛上,既做投递员,又做营业员,承担起为岛上的居民、部队官兵以及游客收发邮件的责任。 

  刘公岛邮电所与威海市区有一水之隔,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冬天,经常因为天气原因不能通船。但进出岛邮件数量最多的时候恰是在冬季,这也是海面上经常有大风大浪的季节,装卸邮件非常困难。一开始,邮电所把进出口邮件的运输工作委托给他人代办,但很多受委托的人员都因为受不了如此恶劣的天气便中途放弃了。于是,刘建强夫妻主动担负起这一工作,进出岛邮件都由他们自己来回搬运。 

  刘公岛上植被茂密,花蚊子、大蚂蚁、蝎子、蛇比较多,被蛰被咬对于刘建强两口子来说是家常便饭。刘建强说:“有时候早晨起床不注意,没发现有蝎子钻进了鞋里,一脚伸进去,脚趾头一下就被咬了个大包。” 

  虽然各方面条件十分不便,刘建强夫妻的工作却从没耽误过。刘公岛邮电所每年接收、投递的函件2万余件、包裹4000余个、报纸杂志4万余份,无一件误投、漏投。 

  曾在刘公岛部队驻守的一位士兵考上了士官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岛上。当他再一次来到刘公岛邮电所向家中邮寄包裹时,激动地对刘建强夫妇说:“在其他地方邮寄包裹后,我才知道你们的服务是多么细心!”十几年前,岛上通信不便,刘公岛邮电所搭起了新兵和亲人之间的“连心桥”,刘建强夫妇也因此与岛上的子弟兵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新兵来邮电所向家中邮寄包裹时,都是由他们夫妻二人帮助缝纫封装。这种贴心服务让子弟兵倍感温暖,即使离开岛上,也不忘时常回来探望这对夫妻。有些新兵的父母,在每年春节都打来电话向刘建强夫妻拜年表示感谢。 

  今年,有一位驻岛新兵是从技校入伍的,毕业时需要本人回校考试。家人给他邮寄了身份证,让他坐飞机返校。但由于时间仓促,又遇上了暴风雨,进出刘公岛的旅游船全部停航。刘建强得知后,多方联系船只,让这名新兵坐船出岛,并及时把身份证送到新兵手中。新兵非常感动,掏出了数百元现金感谢刘建强,被他婉言谢绝。 

  刘建强夫妻还为岛上的居民和游客提供贴心服务。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夫妻二人都坚持做到规范服务和安全寄递。有时候遇到用户来信请求盖戳,他们总是在收到信件的当日就立即加盖,并在当日发出,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好评。有些用户还特意来电表示感谢。 

  这对平凡的夫妻,用他们的执着和信念,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他们是普通的邮政人,也是无数邮政人的缩影。

Baidu
sogou